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请知悉。
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请知悉。
光绪七年,街头百姓围着刑场伸长脖子张望,被绑在柱子上的是李鸿章的亲侄子李秋升。
对方仗着叔叔的权势抢人妻女、横行乡里,地方官敢怒不敢言。
只听监斩官一声令下,刀光闪过,人头落地,围观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。
他们知道,敢杀李鸿章侄子的只有那个被称为“活阎王”的彭玉麟。
这个看似文弱的老头,手中的刀专斩权贵,却在晚清官场屹立不倒,成了百姓口中的青天。
彭玉麟37岁还是个在湖南耒阳教书的先生。
此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壁江山,曾国藩的湘军在湘潭被太平军打得节节败退,焦头烂额,有人向曾国藩推荐彭玉麟。
展开剩余84%曾国藩将信将疑地召见他,彭玉麟直截了当地说,太平军船多硬拼不行,得用火攻。
曾国藩犹豫未决,先派小股部队试探,果然小败。
危急时刻彭玉麟主动请缨,带领湘军水师趁夜突袭,将装满柴草和硫磺的小船划向太平军船队,点火后顺风而下。
火借风势,太平军船只连环起火,湘军趁乱猛攻一举扭转战局,这一战,让彭玉麟从教书先生变成了湘军水师统领。
安庆之战,他率军封锁长江、断绝太平军粮道,为湘军攻城扫清障碍。
1864年天京攻坚战,彭玉麟指挥水师炸毁城墙为最终破城立下大功,清廷论功行赏,封他为轻车都尉,赏黄马褂。
可彭玉麟却四次上书辞官,说功成不必在我。
彭玉麟的狠在晚清官场是出了名的,他最看不惯的是那些仗着权势欺压百姓的纨绔子弟。
安徽安庆副将胡开泰白天是军装笔挺的军官,晚上却化身恶魔逼妻子喝酒取乐,不从就活活打死。
地方官知道他是湘军元老的亲信,装聋作哑,彭玉麟巡视到安庆听完百姓哭诉,当天就把胡开泰绑到校场,验明罪状后当场斩首。
湖北副将谭祖纶的案子更棘手,他强抢民女,杀了女子的丈夫,还买通官府篡改供词,受害者家属上访三年无果。
彭玉麟得知后,趁湖北总督主持乡试不在武昌,带亲兵直接闯入谭家将人抓回审讯。
证据确凿后,他不等总督回来,就在武昌街头将谭祖纶正法。
最轰动的还是斩杀李鸿章侄子。
当年彭玉麟听说李秋升仗着叔叔是直隶总督,在当地抢人妻女、霸占田产,百姓敢怒不敢言,他派人调查属实后,直接下令抓人。
李秋升被押到堂前时依旧气焰嚣张,彭玉麟没睬他,只吩咐先打四十大板。
安徽巡抚闻讯赶来,跪在堂下替李秋升求情,彭玉麟却不为所动,当即下令开刀问斩。
事后,彭玉麟给李鸿章去了封信,直言是替他清理门户,免得这恶侄日后闯出更大祸事牵连到他身上。
李鸿章见信虽疼惜侄子,却也明白理亏,只能复信称谢,赞他秉公处事。
咸丰、同治年间,权贵子弟仗着父辈功勋,在地方作威作福,地方官要么巴结,要么回避,彭玉麟的刚正刺破了这层腐朽的遮羞布。
他的底气来自曾国藩的支持,更来自自己不贪财、不恋权的清白——
彭玉麟带兵多年,从不克扣军饷,自己的俸禄多半用来救济百姓,辞官时连像样的宅子都没有。
中法战争爆发后,67岁的彭玉麟到广东主持海防。
他到广东后第一件事就是巡视虎门炮台,发现很多炮都是道光年间的旧物,根本打不响,他立刻上书朝廷,请求拨款更新武器。
当时朝廷内部主战主和争论不休,彭玉麟不等批复,自己动手,组织渔民成立渔团,教他们用小船携带炸药袭击敌舰。
在珠江口布设水雷,安排民船假装商船,准备诱敌深入,还派人去越南联络黑旗军刘永福,约定前后夹击法军。
可惜朝廷的犹豫葬送了先机,消息传到广东,彭玉麟气得吐血。
他早年是典型的传统士人,看不起西方的奇技淫巧,认为洋枪洋炮不如弓箭骑射,但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和中法战争他的想法变了。
在广东时,彭玉麟看到英国军舰在珠江口游弋,速度快、火力强,湘军水师的木船根本不是对手,才明白师夷长技的重要性。
他开始支持洋务运动,却又不盲从,更主张学洋人要学根本,不仅要引进武器,还要学他们的造船技术、练兵方法。
同时彭玉麟向朝廷建议在广州创办水师学堂,招少年子弟学习英语、数学和航海技术。这种务实态度让他和张之洞成了忘年交。
张之洞刚到广东时,觉得彭玉麟是个守旧的老头,接触后才发现他比谁都懂变通。
两人合作整顿海防,创办军工企业,虽然困难重重,却为后来的广东洋务打下了基础。
彭玉麟一生得罪了不少权贵却能善终,有人说他运气好,有人说他后台硬,其实根本原因是他 无欲则刚。
更重要的是他深得民心,这是任何权贵都不敢轻易撼动的。
彭玉麟专杀纨绔,却从未错杀一人,在那个黑暗的年代,他像一盏灯,让百姓看到了正义的可能,
无论时代多么昏暗,总有一些人,凭着一腔正气,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。
参考资料:
1. 《清史稿·彭玉麟传》(赵尔巽等撰,中华书局标点本)
2. 《彭玉麟年谱》(王闿运撰,岳麓书社,1986年)
3. 《湘军志》(王闿运著,中华书局,1983年)
4. 《中法战争档案史料》(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,中华书局,1984年)
5. 《张之洞全集》(张之洞著,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8年)
6. 《清代野记》(梁溪坐观老人撰,中华书局,2007年)
发布于:湖南省嘉喜配资-股市配资公司-免息配资炒股-现在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